窦柳皓 许睿 何磊
崔举庆 ,王鼎,刘方方,冯富奇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37)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年7月 第58卷 第4期
以 2,6⁃二氨基吡啶(DAP,2,6⁃diaminopyridine)为扩链剂制备了功能聚氨酯预聚体(PU⁃DAP),采用金属离子(M 为 Fe3+,Zn2+和 Cu2+ )交联 PU ⁃DAP 制备基于配位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PU ⁃DAP/M). 结果表明:聚氨酯引入配位 键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交联金属离子对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有显著影响 . PU ⁃DAP/Cu2+的力学强度为 14. 2 MPa,PU ⁃DAP/Zn2+ 的力学强度为 7. 1 MPa,两者力学强度均高于 PU ⁃DAP/Fe3+ (4. 2 MPa),但 PU ⁃DAP/Cu2+ 的 断裂修复效率为 14. 8%,P U ⁃ D A P / Z n 2 +的断裂修复效率为 4 5 . 1%,都 低 于 PU⁃DAP/Fe3+ 的 自 修 复 性 能 95. 2%. 当 n(DAP)/n(Fe3+ )=2∶1 时,PU⁃DAP/Fe3+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拉伸强度为 4. 2 MPa,随着修复时间延长,修复效率不断提高,24 h 自修复效率最高,显著高于当 n(DAP)/n(Fe3+ )=1∶1 和 n(DAP)/n(Fe3+ )=3∶1 的力学强度和自修复性能 . 通过红外光谱发现,PU ⁃DAP 与 Fe3+ 交联后,C=N 振动信号从 1589 cm-1 移至 1615 cm-1 ,表明 Fe3+ 与 DAP 发生了配位作用,聚氨酯实现自修复源于引入的动态配位键 .
聚氨酯作为一种柔性可调控、易加工并且力学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氨酯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细微的裂纹,从而对其力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 为了延长聚氨酯材料的使用寿命,具有伤口自我愈合能力的聚氨酯在近几年受到了广泛 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试剂
聚四氢呋喃(PTMEG),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DI),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2,6⁃二氨 基吡啶,阿拉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六水合三 氯化铁(FeCl3·6H2O),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氯化锌(ZnCl2 ),上海凛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水合氯化铜(CuCl2·2H2O),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
1. 2 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
实验前首先以甲苯为溶剂对 DAP 进行重结晶 . 按摩尔比 1∶2∶1 称取 分子量为 1000 的 PTMEG,HDI 和 DAP,将 PT⁃ MEG 在 120 ℃且真空度大于-0. 06 MPa 的条件 下 脱 水 2 h,然 后 ,在 氮 气 环 境 下 将 体 系 降 温 至 50~60 ℃,加入 HDI 及 0. 1% 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体系稳定后升温至 85 ℃. 反应 2 h 后将体系降温至 70 ℃,氮气保护下加入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中的 DAP,反应 5 min 后放入 60 ℃ 真空烘箱中进一步反应至完全,干燥得到功能聚 氨酯预聚体 PU⁃DAP. 将得到的 PU⁃DAP 溶于氯 仿中(溶质为溶剂的10%),将 FeCl3·6H2O 溶解在甲 醇中(溶质为溶剂的1%). 在 60 ℃下,将 FeCl3·6H2O 的甲醇溶液加入聚氨酯的氯仿溶液中,FeCl3·6H2O 与 DAP 的摩尔比为 1∶2,反应 30 min 后将其倒入 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室温成膜,得到自修复聚氨酯弹 性体膜 PU ⁃DAP/Fe3+ . 使用 CuCl2·2H2O 和 ZnCl2 与功能聚氨酯预聚体交联的方法同上,得到的样 品分别为 PU⁃DAP/Cu2+和 PU⁃DAP/Zn2+.
1. 3 表征及测试
1. 3. 1 傅 里 叶 红 外 光 谱 (FTIR) 使 用 型 号 为 VERTEX 80V(德国布鲁克公司)的傅里叶红外 光谱仪对 PU ⁃DAP 和 PU ⁃DAP/Fe3+ 样品进行测 试 ,扫 描 范 围 为 4000~400 cm-1 ,分 辨 率 为 4 cm-1 ,重复扫描 32 次 .
1. 3. 2 力学性能测试 将得到的自修复聚氨酯 弹性体膜裁剪成为 30 mm×5 mm 的试样,厚度约 为 0. 3±0. 1 mm. 用 UTM 万能力学试验机(深圳 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室温下对样品进 行拉伸测试,标距为 10 mm,测试的拉伸速率为 10 mm·min-1 ,每组样品测试三个以上 .
1. 3. 3 自修复性能测试 将制备的自修复聚氨 酯弹性体从中间垂直切断后将伤口贴合,用手指 按压 2 min 后放入 50 ℃烘箱中分别修复 6,12,18, 24 h,初始样品及修复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测 试方法同 1. 3. 2。
2. 1 金属离子对 PU⁃DAP 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 1 是 PU ⁃DAP 分别与 Fe3+ ,Zn2+ 和 Cu2+ 离子进行 交联后的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表 1 中列出 了详细的拉伸强度数据,由图 1 和表 1 可知,PU ⁃ DAP/Zn2+(7. 1 MPa)和 PU ⁃ DAP/Cu2+(14. 2 MPa)高于 PU ⁃DAP/Fe3+ 的强度(4. 2 MPa),这 是由于 DAP ⁃Zn 键和 DAP ⁃Cu 键的强度较 DAP ⁃ Fe 键强度大很多,其中 DAP ⁃Cu 键的强度最 大 . 因此 PU⁃DAP/Cu2+的弹性体强度最大 .
2. 2 自修复聚氨酯的外观
图 2 是 PU ⁃DAP 和 金属离子(Cu2+ )交联断裂在 50 ℃下修复前后的 照 片 . 由 图 可 见 ,自 修 复 聚 氨 酯 切 断 后 贴 合 2 min,在 50 ℃真空烘箱中修复 6 h 后,用镊子夹起 一端,强度可以承受另一端的重量,还可以承受拉 伸测试,表明聚氨酯引入配位键具有良好的自修 复性能 .
2. 3 金属离子对 PU 力学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表 1 列出了聚氨酯断裂前强度、断裂修复后力学 强度和自修复效率 . 图 3 是 PU⁃DAP/Fe3+不同修 复时长的应力⁃应变曲线 . 由图可见,随着修复时 间的增加,修复强度不断提高,修复 6 h 后强度的 修复效率为 59. 5%,修复 12 h 后强度的修复效率 为 73. 8%,修 复 18 h 后 强 度 的 修 复 效 率 为 83. 3%,修复 24 h 后强度的修复效率为 95. 2%. 随着修复时间的进一步增加,修复效率并无明显 提升,说明此材料的最高修复效率在 95%左右 .
图 4 和图 5 是 PU ⁃DAP 分别与 Zn2+ 和 Cu2+ 交 联的弹性体断裂修复应力⁃应变曲线,为了更好地 理解,力学性能列于表 1 中 . PU ⁃DAP 与 Zn2+ 和 Cu2+交联后的强度明显大于 PU⁃DAP/Fe3+,但是 这两个样品的自修复效率仅为 14. 8% 和 45. 1%, 明显低于 PU ⁃DAP/Fe3+ ,这说明尽管 DAP⁃Zn 键 和 DAP ⁃Cu 键 的 强 度 较 大 ,但 是 动 态 性 远 低 于 DAP⁃Fe 键 . Fe3+ 与 DAP 以及酰胺键的 N 和 O 之 间有两个弱键以及一个氢键,两个弱键容易发生 断裂和重组 ,从而赋予聚合物优异的自修复能 力,然而 DAP 与 Zn 和 Cu 之间只有强键,这虽然使得聚合物强度提高,但是自修复能力下降,故而 本文选取 Fe3+ 与 PU ⁃DAP 进行交联制备自修复 聚氨酯弹性体 .
2. 4 DAP/M 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了研 究 DAP/M 对聚氨酯力学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又分别以 n(DAP)/n(Fe3+ )=1∶1 和 n(DAP)/ n(Fe3+ )=3∶1 的配比通过 PU ⁃DAP 与 Fe3+ 交联制备了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 ,分别进行编号为 DAP/Fe3+ -1∶1和 DAP/Fe3+ -3:1,图 6 至图 8 分别为 DAP/Fe3+ -1∶1,DAP/Fe3+ -2∶1,DAP/Fe3+ -3∶1 断裂修复前后的应力⁃应变曲线,三者的力学及自修复 性能分别列于表 2. 由表可知,DAP/Fe3+ -1∶1的力 学强度为 3. 0 MPa,DAP/Fe3+ -3∶1 的力学强度为 3. 2 MPa,二者 均 低 于 DAP/Fe3+ -2∶1体系的力学 强 度 ,出 现 这 种 情 况 的 原 因 是 ,当 n(DAP)/ n(Fe3+ )=1∶1 时,体系中会有多余的 Fe3+,在体系中起到填料的作用,扩大了分子链之间的间距,从 而降低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而 n(DAP)/n(Fe3+ )= 3∶1 时,由于 Fe3+ 的含量较少,使得体系中 Fe3+ 与 DAP 的交联反应没有充分进行,从而导致交联点 不足,进而造成整个体系力学强度的下降 . 此外, 因为 DAP/Fe3+ -3∶1体系中的交联点不足,使得其 修 复 效 率 较 低 ,仅 为 59. 3%,低 于 DAP/Fe3+ -1∶1 的 70. 0%. 二者的修复效率均低于 DAP/Fe3+ -2∶1体系,这是由于虽然 DAP/Fe3+ -1∶1中的 Fe3+ 数量 足够与 DAP 进行交联,但是多余的 Fe3+会增加体 系中的强键数量,从而使其修复能力下降,这也是 DAP/Fe3+ -1∶1的断裂伸长率低于 DAP/Fe3+ -3∶1原因 . 因此,当 n(DAP)/n(Fe3+ )=2∶1 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
2. 5 聚氨酯自修复机理
图9为PU⁃DAP和PU⁃ DAP/Fe3+的傅里叶红外光谱,通过傅里叶红外光 谱研究 DAP 与 Fe3+ 的结合情况 . 在 PU ⁃DAP 光 谱上观察到一个在 1589 cm-1 处的特征吸收峰,归 因于吡啶的 C=N 振动 . 与 Fe3+ 交联后,C=N 振 动信号从 1589 cm-1 移至 1615 cm-1 ,表明吡啶与 Fe3+ 配 位 . DAP 在 1672 cm-1 处 的 酰 胺 带 Ⅰ 和 1565 cm-1 处的酰胺带Ⅱ与 Fe3+ 交联后分别位移 至 1665 和 1585 cm-1 ,说明酰胺基的 N,O 与 Fe3+ 配位 . DAP 与 Fe3+ 交联、断裂和修复的示意图 见图 10,当材料发生断裂时,先断开的部位是 Fe 与两处酰胺基团中 N 和 O 的配位键,Fe 与 DAP 本身 N 的配位键未发生断裂;在修复时,Fe 与两 处酰胺基团中 N 和 O 重新配位,因此材料的自修 复 能 力 可 归 因 于 Fe3+ 与 DAP 配 体 之 间 的 动 态 结合 .
本文以金属配位键配位为自修复机理制备了 多种自修复聚氨酯,通过力学性能以及自修复性 能测试,获得如下结论:
(1)PU ⁃ DAP/Zn2+ (7. 1 MPa)和 PU ⁃ DAP/ Cu2+ (14. 2 MPa)的强度高于 PU ⁃DAP/Fe3+ (4. 2 MPa),但 PU ⁃DAP/Cu2+ 和 PU ⁃DAP/Zn2+ 的自复 效 率 仅 为 14. 8% 和 45. 1%,显 著 低 于 PU ⁃ DAP/Fe3+的 95. 2%.
(2)PU⁃DAP/Cu2+修复后的强度在拿起一端 后可承受另一端的重量,并且可以承受拉伸测试, 随着愈合时间的增加,PU ⁃DAP/Fe3+样品的自修 复效率逐步上升,在修复 24 h 后,修复效率达到 95. 2%.
(3)当 n(DAP)/n(Fe3+)=1∶1 时 所 制 备 的 PU ⁃ DAP/Fe3+ 强 度 为 3. 0 MPa,自 修 复 效 率 为 70. 0%;当 n(DAP)/n(Fe3+)=3∶1 时 所 制 备 的 PU ⁃ DAP/Fe3+ 强 度 为 3. 2 MPa,自 修 复 效 率 为 59. 3%,二者的力 学 性 能 及 自 修 复 性 能 均 小于 n(DAP)/n(Fe3+)=2∶1 时所制备的自修复聚氨 酯,因此当 n(DAP)/n(Fe3+ )=2∶1 性能最佳 .
(4)FTIR 的结果证明 DAP 与 Fe3+ 发生了配 位作用,并提出了聚氨酯交联、断裂和修复机理 .
本站所有信息与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中部分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会员供稿,如读者对作品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转载本站的内容,请务必注明"来源: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www.adhesive-lin.com)".
©2015 南京爱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1337 | 技术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