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417857029

期刊专利论文

聚氨酯压敏胶改性及其生物医用研究进展

来源:互联网2021年06月07日

阅读次数:

聚氨酯压敏胶改性及其生物医用研究进展

庞小雨  张建华  董岸杰  邓联东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350)

来源:中国胶粘剂   2021年2月   第30卷  第2期

摘要

   简要介绍了聚氨酯压敏胶应用特点,重点综述了基于多元醇、聚合物杂化、纳米材料等改性方法和在经皮给药、伤口愈合、智能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聚氨酯压敏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氨酯   压敏胶   改性

经皮给药   皮肤贴片

 
引 言

     近年来,经由皮肤的治疗与生理监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通过皮肤渗透的经皮给药系统和与金属电极集成的皮肤贴片等。压敏胶是一种在短时间内(1~2s)采用指压力(1~10Pa)就可与被粘物形成粘接的胶粘剂。作为一种皮肤贴片,压敏胶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有效黏附,可用于经皮给药、外科敷料、造口支架和固定医疗设备等,具有操作简单、多功能、低成本等显著优势。

    早期的压敏胶多基于天然或合成橡胶,随后是聚丙烯酸酯、有机硅和聚氨酯等。聚氨酯材料由二元或多元异氰酸酯和多元醇通过逐步加成聚合制备而成,具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水汽渗透性好等特点。与天然橡胶类相比,聚氨酯压敏胶对皮肤刺激更小,且耐候性、抗氧化性、耐老化性更高;与易残留单体、溶剂、引发剂的聚丙烯酸酯类相比,聚氨酯压敏胶具有更低的生物毒性和更高的生物安全性;与硅橡胶类相比,聚氨酯压敏胶的成本更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此外,由硬(异氰酸酯)和软(多元醇)链段组成的嵌段结构、可调控的分子结构、低温柔韧性、耐溶剂性、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使聚氨酯压敏胶具备了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性能。但聚氨酯压敏胶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压敏胶的黏弹性要求。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对聚氨酯进行改性来提高压敏胶的黏弹性能。 

1 实验

 

    聚氨酯分子组成和结构的改变可调控压敏胶的润湿性、刚性、弹性等性能。相对较低的分子量和较小的分子尺寸可使聚氨酯渗透到多孔基材中,提高材料的润湿性,满足特定需求;分子链上的极性基团可与其他材料形成氢键,提高分子间和分子内的交联度,使聚氨酯具有更高的抗剪切性、耐高温性;软链段部分可提高缠结密度并使聚氨酯具有出色的柔韧性。基于多元醇、聚合物杂化和纳米材料等改性可进一步提高聚氨酯压敏胶的应用性能。

1.1多元醇改性

    多元醇是聚氨酯的重要反应原料,与异氰酸酯相比,多元醇在结构和分子量上更具可变性。通过调控同类型多元醇的分子量、混合不同类型的多元醇、合成多嵌段多元醇等方法,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聚氨酯压敏胶。

    同类型多元醇的分子量对聚氨酯压敏胶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聚氨酯软硬段的调控上。FUENSANTA等制备了聚丙二醇(PPG)基聚氨酯压敏胶,在固定异氰酸酯指数(R值)下,研究了PPG分子量对压敏胶黏弹性能的影响。通过混合PPG1000和PPG2000发现,随着高分子量PPG2000含量的增加,缔合形成氢键的氨基甲酸酯含量减少,聚氨酯硬段含量减少,材料性能由软段主导,整体微相分离程度提高。当压敏胶中PPG2000含量高于50%时,其在室温下就有很好的黏合力和低180°剥离强度;与之对应,含25%的PPG2000的压敏胶,由于较低的相分离度和高缔合氨基甲酸酯含量,它具有很高的内聚力,但初粘力低。此外还可通过混合不同分子量的多元醇(PPG2000、PPG450)改变硬段含量,来调节压敏胶的黏弹性能。当硬段含量低于20.9%时,压敏胶可作剥离型压敏胶,硬段含量较高的压敏胶可作高剪切型压敏胶。在此基础上,通过将上述得到的两种不同黏弹性质的聚氨酯压敏胶进行物理共混,结合溶剂作用,最终可制得界面黏附和自身内聚力平衡且粘接性强的压敏胶。可见,对嵌段聚氨酯来说,不同分子量多元醇的物理混合就可改变聚氨酯软硬段含量和微相分离程度,进而改变聚氨酯压敏胶的黏弹性能。

    不同类型多元醇的混合可在聚合物分子量和缠结程度等分子参数方面对黏弹性能进行调整。黏合过程的黏性流动和脱黏过程的能量耗散可分别赋予压敏胶足够的粘接力和无残留的剥离性能,它们均与缠结分子量(Me)、重均分子量(Mw)两个分子参数相关。高Me组分可实现黏合时的高黏性流动和脱黏时的高黏弹耗散;低Mw组分因增塑作用可提供高黏性流动,但缺少缠结作用并不能形成较高黏弹能量耗散。AKRAM等将PPG与二醇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共混,发现随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低的HTPB含量的提高,材料能量耗散增加。随着PPG分子量Mw的提高,材料能量耗散增加使黏性和剥离强度提高;当分子量提高到Me以上时链缠结发生,此时分子具有高黏性流动,进而提高了材料的储存模量。应该注意到,Mw的增加应保证Mw/Me小于10,当Mw/Me比值大于10时,能量耗散减少使得黏性下降。此外,这两种较低分子量的大分子二醇可减少材料中晶体的形成,避免因晶体形成导致压敏胶在基材表面的机械锚定,最终避免黏合剂黏性和剥离强度的降低

    除通过软硬链段、分子参数的调节外,DÍEZGARCÍA等以聚环氧乙烷(PEO)和聚环氧丙烷(PPO)为原料,设计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大分子多元醇,并构建了具有黏弹梯度的双层结构的聚氨酯压敏胶。双层结构中上层的液体状层弹性大,提供了黏性;下层的固体化层耗散性大,有助于内聚和原纤化的提高。这样的黏弹梯度设计可改善压敏胶黏弹性能,提供了压敏胶制备新思路。

    出于环保思想,基于可持续天然油(如大豆油、棕榈油和低芥酸菜籽油)的多元醇得到了人们的关注。NORHISHAM等制备了棕榈油多元醇基聚氨酯,当异氰酸酯指数为0.73时,聚氨酯的剥离黏附力在1.98~2.27N/25mm的范围内,符合商用压敏胶标准。同时应该注意到,基于木质素等生物基单体可对多元醇进行改性,这也将是多元醇改性聚氨酯压敏胶的另一发展方向。制备环境友好、生物友好的压敏胶是必然发展趋势。

1.2聚合物杂化改性

    水性聚氨酯成为聚氨酯工业新兴发展方向。其压敏胶材料的润湿性、耐热性和耐水性较差,通过改性可提高其应用价值。聚合物杂化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可用丙烯酸酯、有机硅等对聚氨酯压敏胶进行改性以提升性能。

1.2.1丙烯酸酯改性

    将丙烯酸酯与聚氨酯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复合在一起,可得到兼具两者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杂化新材料,丙烯酸酯组分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稳定性,降低成本,聚氨酯可提高材料的韧性、柔性和成膜性能。

    DEGRANDI-CONTRAIRES等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双组分丙烯酸氨基甲酸酯压敏胶薄膜,研究发现聚氨酯在丙烯酸酯链上的接枝含量由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扩链剂双酚A(BPA)之间的比例控制,可形成聚氨酯含量不同的两区域,固定聚氨酯含量后,接枝度的增加可改善黏合剂的抗剪切性。LOPEZ等同样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高固含量的PUA压敏胶膜,结果表明:聚氨酯含量、HEMA含量和聚氨酯与丙烯酸酯链间接枝点数量的改变可引起聚合物微结构和材料黏合性能的改变。在临界凝胶浓度下,膜表现为黏弹性液体;在远高于临界凝胶浓度时,随交联程度的提高,膜延展性、耗散性降低,抗剥离性、黏合力降低;在临界阈值附近的薄膜呈现出抗剪切性和黏附力的最佳平衡。可以看到,聚合物结构、交联和缠结等调控对于获得所需性能至关重要。

    BALLARD等研究了聚合温度对PUA杂化胶黏合性能的影响。在较高反应温度时,自由基的高含量使链终止程度增加,聚丙烯酸酯链的长度减少。在较低反应温度时,异氰酸酯基团几乎无转化,延长了材料储存时间,在储存几天后才出现凝胶。此外,聚合温度还会影响分子参数。在40~60℃时,聚合物的溶胶分子量适当,既能够实现高缠结并保证较好的黏性流动,也可在脱黏过程中形成足够原纤维,以保证材料具有较高的剥离性能,最终使压敏胶获得最佳的黏合性能。

    由上看出,PUA配方和合成条件的变化会导致材料黏合性能的改变。随着仪器和检测方法的成熟,研究者对于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微结构有了进一步的探究。此外,聚氨酯-丙烯酸酯压敏胶不同的固化方式与材料性能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研究。

1.2.2有机硅改性

     有机硅氧烷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其优异的低温韧性、低的表面张力、高的机械强度等,可赋予改性聚合物优良的耐水、耐高低温、力学和黏合性能。DU等利用有机硅对自乳化合成的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有机硅的使用能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和持粘性。

    YUAN等以苯胺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AMTES)作硅烷封端剂,通过调整R值和多元醇的分子量来调节压敏胶的内聚能和迁移率。研究发现:硅氧烷封端后的压敏胶能够在环境温度下湿固化,改善了传统单组分聚氨酯压敏胶在空气中固化生成CO2的问题。此外,通过改变R值和多元醇分子量可调控压敏胶黏弹性,两者的平衡可使材料具有平衡的黏弹性能。随着硅氧烷封端率的提高,异氰酸酯基团的转化程度提高,使材料的初粘力和持粘力提高。因此,应注意控制各组分的用量,综合考虑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以获得最佳性能。

    米粒子对水性聚氨酯压敏胶进行改性。研究发现:随纳米粒子浓度的提高,其逐渐迁移到聚氨酯表面,提高了聚氨酯表面粗糙度和粒子与聚氨酯间的反应程度。引入的交联网络结构,降低了压敏胶的界面张力,使材料铺展渗透速度和动态疏水性提高,进而提高材料与非极性界面的润湿性和黏附性,同时提高了压敏胶的抗剪切强度。此外,CoFe2O4的引入赋予了压敏胶一定的磁性能。

    一维纳米材料如纳米线、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对压敏胶的改性,为得到聚合物杂化后的平衡黏弹性提供了设计思路。FERNANDEZ等在聚氨酯中熔融混合多壁碳纳米管(MWCNT)制备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MWCNT在黏弹性末端区域作用明显,使材料显示出较低的损耗因子值;MWCNT的添加,提高了材料整体结晶度,同时保留了材料适当的熔融温度和黏性。

      近年来,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层内、层间结构而广受关注。DANILOSKA等用二硫化钼(MoS2)二维纳米片增强聚氨酯-丙烯酸酯水性压敏胶。通过与原压敏胶对比,研究发现MoS2的引入可使材料原纤维形成的平台期延长,断裂应力增大,内聚力提高;且在聚合物基质中载入0.25%的纳米片即可产生较平衡的黏弹性质,并能将粘接性能提升至原压敏胶的三倍。

      纳米材料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得到了研究者们的诸多关注,随着它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其对压敏胶进行改性能够赋予材料新性能、新应用。

 

 
2   结果与讨论

      生物医用压敏胶除去应具备一般压敏胶的剥离和黏合强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吸水渗透性、耐溶剂性、身体适应性和生物安全性等。由于聚氨酯的生物特性,其压敏胶材料广泛用于生物医用。

2.1经皮给药压敏胶

      经皮贴片可以无创、无痛、持续地给药,可以减少首过效应,提高患者依从性。目前,经皮贴片已发展为口服和皮下注射的替代品。压敏胶可将药物直接包含在聚合物中,在实现与皮肤黏合的同时还可保留药物,并控制药物的递送速度。近年来,压敏胶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亲水性聚氨酯压敏胶相比于传统压敏胶更适合经皮给药系统。研究人员将聚乙二醇引入聚氨酯主链以赋予压敏胶亲水性,研究发现制得的压敏胶不仅粘接性能良好、可反复揭帖,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皮肤相容性和一定的药物控释能力。王昆朋在亲水性聚氨酯压敏胶中添加氯苯那敏、赛庚啶和西替利嗪等药物,避免了材料与皮肤接触部位过敏现象的产生。

     此外,AIGA等设计了可避免因药物迁移而导致压敏胶变形的实用性高、耐化学性好的聚氨酯压敏胶,其玻璃化温度宽度≤23℃,其比热≤0.5mJ·℃-1·mg-1,此时相分离程度高,硬段微晶区可有效阻挡药物向基材的转移。贺秋琴利用交联型聚氨酯压敏胶,设计了肿瘤科用伤口护理贴,其能够通过隔膜层上的开口更换药物,避免了对伤口附近皮肤的撕扯。王清清等将经皮给药贴剂与微针阵列巧妙结合,使压敏胶在给药时可对微针产生持续的压力,无需手动持续按压,保证了微针与皮肤组织的充分接触,大大提高了给药速率。

2.2伤口愈合压敏胶

      伤口愈合是损伤刺激作用于机体组织后的一种生理反应。在压敏胶中可掺入抗菌剂、凝血因子、生长因子等促进伤口愈合,结合无纺布、泡棉、凝胶等构建功能性伤口敷料。研究人员引入连翘、天葵子、白蔹等天然抗菌物质,使亲水性聚氨酯压敏胶能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对皮肤无刺激、不致敏。金伟伟等将可见光催化纳米抗菌材料(锐钛矿二氧化钛、氧化锌等)与聚氨酯压敏胶结合形成自黏性创伤敷料,材料可长效抗菌,能有效避免伤口感染。陈锦涛、卢亢等将壳聚糖和含凝血酶的海藻酸盐引入压敏胶制备伤口敷贴,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凝血物质的活性,赋予材料优秀的止血和吸液性能,促进伤口愈合。此外,吕乐春等利用含有红霉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凝胶与压敏胶形成创面敷贴层,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湿和伤口愈合作用。

2.3智能电子设备

    可穿戴智能电子医疗设备可通过黏合剂与皮肤直接贴合,简单、方便、高效地监测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信号。压敏胶可充当该类设备中固定电极和提供导电介质的材料。传统的疏水性压敏胶导电性能差,不能直接用于导电压敏胶的制备。JIAN等以PUA为大分子交联剂,利用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了医用导电压敏胶,并通过改变预聚物的质量分数、大分子交联剂的种类及相对分子质量来改善压敏胶的粘接力和内聚力,最终制备的导电压敏胶导电性能良好,同时亲水性好、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潜力。

 
3 结 论

(1)压敏胶功能简单但设计复杂,产品最终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聚合物化学、工艺配方等。通过改性,聚氨酯压敏胶可在分子结构、分子参数、软硬段等方面进行结构优化,以获得更好的黏合效果。基于植物油、生物基等环境友好、生物友好的聚氨酯压敏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2)尽管聚氨酯压敏胶的改性在不断研究探索中,但应注意到分子结构与黏合性能间的关键联系、黏性与弹性的有效平衡等问题,仍是聚氨酯压敏胶乃至所有压敏胶的研究重点。

(3)聚氨酯压敏胶在生物医学中应用广泛,但使用中仍存在引起皮肤炎症、可重复利用性有限、使用过程中黏附力降低、功能性少等问题。在皮肤表面形成稳定而牢固的黏附且不引起皮肤损伤或不适,仍是一个未达到的技术目标。多功能化、价格低廉的聚氨酯压敏胶材料仍具有广阔的研究潜力和实用价值。

 

 

 

 

 

 

为方便阅读,本文移除了脚注。如有需要,请参阅《中国胶粘剂 2021年2月     第30卷  第2期

END

  • 标签:
相关阅读

本站所有信息与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中部分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会员供稿,如读者对作品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转载本站的内容,请务必注明"来源: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www.adhesive-lin.com)".

网友评论

©2015 南京爱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1337 | 技术支持:建站100

客服

客服
电话

1

手机:18114925746

客服
邮箱

565052751@qq.com

若您需要帮助,您也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发送邮箱

扫二
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