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热熔胶——从包装封箱到家具制作,从医用敷料到儿童玩具——可能含有重金属催化剂残留。这些潜在毒性物质不仅危害健康,更阻碍了材料的循环利用。
近日,浙江大学朱蔚璞教授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全生物基、无催化剂聚酯热熔胶(PESF),其粘结强度达到传统石油基热熔胶的2倍,并且完全不含重金属残留,真正实现了“绿色粘合”。
传统聚酯合成普遍使用锑(Sb)等重金属催化剂,这些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B类潜在致癌物。在热熔胶加热施工过程中(通常超过150℃),重金属离子更容易迁移析出,存在健康隐患。
浙大团队采用了一种创新的 “自催化缩聚”策略:利用琥珀酸(SA)在聚合末端形成琥珀酸酐并自行挥发的特性,自动调节体系酸碱平衡,从而在不外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实现高分子量聚酯的合成。
研究采用2,5-呋喃二甲酸(FDCA) 作为关键单体。FDCA来源于玉米芯、甘蔗渣等生物质资源,是可再生的“绿色平台化合物”。它不仅能替代石油来源的对苯二甲酸,其呋喃环上的氧原子还能与基材表面形成氢键,显著提高粘结力。
通过调控FDCA含量,团队合成出不同性能的PESF系列聚酯。其中PESF-50(FDCA含量50%)表现最优:
拉伸强度达57 MPa,远高于传统产品;
对铝材粘结强度为6.24 MPa,是商业热熔胶的2倍;
在多孔木材上可达7.7 MPa,优势更加明显;
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仍保持良好粘结性。
该技术全程无催化剂、无溶剂,符合绿色化学原则。产品可用于医疗设备、儿童用品、食品包装等安全要求极高的领域。同时,热熔胶本身可热塑性回收,实现了从生产、使用到再生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化。
这种PESF热熔胶不仅性能优异,更具可持续性和生物安全性,有望在高端制造、医疗器械、环保包装等领域替代传统产品,推动胶粘剂行业向绿色、高效、安全方向转型。
论文信息:
Bio-based catalyst-free polyester hot melt adhesiv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5
DOI: 10.1016/j.cej.2025.165876
本站所有信息与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中部分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会员供稿,如读者对作品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转载本站的内容,请务必注明"来源: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www.adhesive-lin.com)".
©2015 南京爱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1337 | 技术支持:建站100